第七十六节胆寒-《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2/3)页

    与蛮族军队的动作略有区别的就是隋军方阵的推进速度要慢一些,不是隋军不会加速奔跑,而是在坚持队列的完整。而且隋军的兵种分布更加有层次,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隋军士兵都是一手持盾,一手直刀,身上铁甲严密地护住了头、颈和胸口,只有双臂和双腿没有铁甲的保护;但是对面的蛮族士兵就没有这么好的装备了,他们身上最多就是头上戴了一定铁盔,或者身上有一件皮甲,没有盾,手上不是大刀就是短柄狼牙棒。

    就在双方军队相距十余步,即将短兵相接的时候,从隋军方阵后面飞起了一片密集的黑点,那是隋军对敌的大杀器——弩箭的攻击到了。

    隋军现在使用的弩箭,可不是单人单箭的单发弩,而是秉承东汉末年大汉丞相诸葛孔明发明的连弩,虽然没有诸葛连弩一次可以连射二十发以上的弩箭的威力,但也可以一次性地连发十箭。李虎出营列阵的固然是二十万兵力,但这二十万兵力中可是安排了足足有五万射手,他们除了每人一具十发连弩之外,还随身携带了一张弓和二十枚箭,同时腰间还挎着一柄弯刀。

    五万弩兵每人十发,就是五十万只箭,铺天盖地砸向蛮族阵营,漫天的箭雨在空中就好像是一团广阔的乌云,劈头盖脸地拍在蛮族军队脸上,而蛮族军队阵营里立刻就响起了无数惨叫,蛮族阵型也随之一乱。

    蛮族后方的混乱,立刻就影响了排在最前方,马上就要与隋军刀盾兵接触的蛮军士卒,不要多,仅仅是一刹那的迟疑,带来的就是永坠地狱。

    蛮族军队方阵前方瞬间就倒下了一片片士卒,而隋军刀盾兵没有任何损失地,踏着蛮族士卒的尸体继续前进。

    好歹蛮族军队对于隋军的箭雨打击,也是经历过无数回了,仅仅是遭受箭雨袭击之后,很短时间方阵再次恢复了秩序,而隋军刀盾兵前进的速度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无他,蛮族的兵力实在是太浑厚了,足足是出战的隋军数量的两倍!

    隋军接战前的箭雨虽然突兀,蛮军没有防备,但是也不过就能干掉六七万蛮军士兵——他们人数众多,排列地的确过于紧密,不过,隋军的箭雨也一样的密集,所以可不是五十万箭矢就能干掉五十万蛮军士卒,因为有大量的箭矢是会射在同一个蛮族身上的。

    而六七万兵力,对于总兵力五十万以上的蛮军前锋来说,也不过就是大江中的一盆水,实在是翻不起多少浪花来。相对于箭手们带来的杀伤,还是隋军最前方的刀盾手的实际杀伤力更为显著,至少蛮军排在方阵最前方的三排士卒现在没有剩下一个!

    也就是说,仅仅在开战的第一时间,蛮族就损失了足足有四分之一的出战兵力,对于蛮族来说,绝对是痛彻心脾的巨大损失。现在,蛮军出战兵力与隋军(不算弓箭手)只有二比一了!

    原本在隋军队列最前方的李青,此时按照军规,已经身处隋军的后方,与李虎和隋军重甲铁骑站到了一起,随时准备率领铁骑向蛮军发起冲锋。

    按说对于蛮军作战,还是以骑兵战为首,只有骑兵才是骑兵的对手,只不过与草原蛮族相比,隋军的骑兵数量还是太少,出战的二十万兵力,其中就有五万射手,而骑兵只有区区两万,但是这差不多已经是隋军骑兵数量的一半了,当然了这是指的是真正的骑兵,隋军里还有一种骑兵,虽然有马、有甲,但是这些人最多只能被称作是骑马的步兵——重步兵,是专门用来对付蛮族的铁甲战骑部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