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节惨烈2-《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2/3)页
蛮军的第二波次和第三波次的骑兵冲击眨眼即到,不过由于第一波次骑兵伤亡惨重,给隋军面前留下了无数的障碍,所以这两拨各五千骑兵的冲击并不顺利,尤其是在隋军不断的交叉射击的箭雨洗礼下,依旧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然而不等隋军调动更多的弓箭手,第四波、第五波蛮军骑兵的冲击接踵而至,这一下隋军的阵型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开始逐渐的后退,给蛮军的骑兵留下空间——这就是一个作战上的阳谋,蛮军骑兵越接近隋军,地面上留下的人马的尸体就越多,最后就连奔跑都做不到,只能成为隋军弓箭的打击目标。
与此同时,原本布置在隋军中央的轻重骑兵部队也开始悄悄地转移阵地,向着两侧移动,准备在蛮军冲击无果的最后关头发起冲击,还有一点,那就是给蛮军一个错误的印象,让蛮军重新集结大量的骑兵,尤其是让其主力对准隋军中央发起攻击,给李虎布置的八百辆弩车流出攻击面。
果然随着蛮军近二十个骑兵方阵的冲击无果,蛮族大汗多摩开始焦躁起来。在多摩的认识当中,这种连续的骑兵攻击,足以消耗隋军大量的体力,以蛮军骑兵的速度,现在早就应该冲破隋军的箭阵,开始与隋军的骑兵或者步兵交战起来。但实际上,已经发起了二十多次的冲击之后,蛮军骑兵仍然没有冲破隋军箭雨的封锁。
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蛮军骑兵这么不中用吗?
愤怒之下,多摩做出了一个决定,命令自己中军的精锐骑兵,也是大汗的直属亲兵,怯薛军出击——整整两万的蛮族具装甲骑,作为箭头,率领剩余的十多万蛮族轻骑对准隋军主帅方向进攻!
怯薛军与其他蛮族部族的主力骑兵不同,仅仅是其部队的组成,就是有各部落的头领贵族出身的武士组成,配置以蛮军中最好的装备,做到了人马全部被甲,人手一张强弓、一壶箭、一柄得自中原的直刀,最重要的是几乎人手一柄马槊或者长枪,冲锋起来,号称是无坚不摧,是维护蛮族大汗地位的最重要的武力。
别看整个蛮族人口一样是以亿来计算,但是这支怯薛军的总数永远不会超过五万。而现在出战的这两万怯薛军已经占了大汗多摩带出来的全部兵力的六成!(剩下的四成是必须守护在大汗身边的,属于一旦战事不利,保证大汗能顺利逃出生天的死士,也是绝对不会出战的那一部分。至于没有跟着多摩这个大汗出兵的怯薛军是留守蛮族汉庭的兵力。)
其实在蛮族中,两万怯薛军的战斗力就能横扫十万以上的蛮族部族骑兵,所以在草原上享有绝高的声誉,被草原蛮族看作是战无不胜的标志,而怯薛军一出,就代表着蛮军总攻的开始,而其他部族骑兵也必须配合怯薛军一同出击。
但是多摩不知道的是,他的决定给草原蛮族带来了与期望相反的结果,蛮族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在蛮族最精锐的怯薛军出击的同时,蛮族的萨满巫师们也开始举行仪式,为出战的蛮族勇士送上护佑和祝福。
第(2/3)页